现在就认为美国联邦储备委员会(简称:美联储)宽松政策行将结束还为时过早。
据华尔街日报中文网报道,距离美联储下次政策会议仅剩六周多的时间,届时执行了将近七年的零利率或许会画上句号。然而,一系列等待出炉的官方数据仍然有可能意味着加息将推迟。
危险系数最高的因素是就业市场的突然疲弱。本周五的就业报告将是9月中旬的政策会议之前揭晓的倒数第二份报告。此外可能让人大跌眼镜的还包括低得令人担忧的通货膨胀率。通胀数据将于8月19日公布,再有一次就是在美联储9月会议期间揭晓。
不过也有人认为,所有的数据都无法跟美国供应管理学会(Institute for Supply Management, 简称ISM)发布的月度采购经理人指数(PMI)相提并论,因为这一指标能够可靠地丶同步地反映出经济是否疲弱。所有的数据都容易出现误差以及发出错误的信号,但ISM指数指示错误的情况少于比大多数指标,而且一旦该指标令人大失所望的话则更应加以注意。它还有着“非此即彼”的优势:若低于50的荣枯分水岭,就意味着活动萎缩,很明显是经济不良的信号。
ISM 6月PMI指数为53.5,是连续第30个月位于扩张区域。在自经济衰退结束以来的72项月度PMI调查数据中,只有两个月的数据出现萎缩。其中一个月,经济开始复苏,该月数据为49.9,几乎算不上萎缩,而之后很久,政府或私营部门经济学家才得出经济将再次扩张的结论。
回溯到1948年,从那时至今已经发生了11次经济衰退,在这一长时段内ISM的PMI数据与实际经济情况一直保持着惊人的吻合,衰退时平均值为43.1,扩张时为54.7。
虽然在经济衰退期以外,ISM数据也曾显示经济出现萎缩,但多半出现在官方公布的经济下滑日期前后,其他则一般是在面临地缘政治压力或市场恐慌时出现萎缩,比如朝鲜和越南战争丶第二次海湾战争爆发前夕丶1998年俄罗斯违约及对冲基金Long Term Capital Management大败亏输后不平静的几个月。总体来讲,ISM数据在非经济衰退期内19%的时间里显示萎缩,在经济衰退期内87%的时间里显示萎缩。
经历了过去两个月的增长后,ISM数据没有显示出可能令美联储今秋按兵不动的经济走软的迹象。调查显示:是时候加息了。
来源:网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