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程绍铭律师
印度的新冠疫情为什么会失控?印度为什么拒绝来自中国的人道援助?印度和中国之间有什么样的过结?想起几年前发表在《民主与法制》的一篇文章《孔雀与巨龙之争》,一场刚刚开始的博弈,与大家分享。
文章原文:
孔雀是印度的国鸟, 印度常常对外宣称自己是孔雀之都。中国和印度是两个有着悠久历史文化的文明古国。中国和印度同为世界人口大国,人口总数分别为世界上第一和第二。
近几年来,中国和印度的经济飞速发展,成为世界上两个新兴的经济体。中国和印度的经济也存在一定的互补性,在金融、交通、通讯等领域都有着密切合作。 两国的双边贸易在2016年已经达到了650亿,两个国家有非常好的合作前景。但是,印度为什么会不顾两国利益在中印边界挑起争端?这次争端是否是一个偶然事件?印度的行为是否违反了国际法的基本准则?作为一个研究国际法和国际关系的学者,并基于多年与印度学者接触的经验,作者将从六个方面分析印度在中印边界挑起事端的原因和历史背景,并就中国如何根据国际法和联合国宪章来应对印度的挑衅来提出个人的观点和见解。
一、1962年战败之耻
中国和印度有近长2000公里的边界,维护中印边界的和平和安宁是中印关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在1914年的西姆拉会议上, 印度殖民地时期的宗主国英国, 在没有得到中国认可的情况下, 用“麦克马洪线”将部分在历史上属于西藏管辖的区域,划给印度河缅甸, 为此后中印边境的正确划界, 留下了隐患。
自1950年印度建国以来,印度不断越过中印传统边界,并在1953年控制了中国西藏以南察隅地区约9万平方公里的土地,建立了所谓的“阿鲁纳恰尔邦”,并开始大规模地移民。中国至今不承认所谓的“阿鲁纳恰尔邦”,并一直希望以和平的方式解决与印度的边界划界问题。
1962年,印度军队侵入中国领土,并造成了中方人员和财产的重大损失。中国军队在毛泽东主席任总指挥,由张国华任前线指挥官,对印度发起了一场漂亮的自卫反击战,给入侵的中国印度迎头痛击,取得了中印边界保卫战的胜利。
中国取得战争胜利以后,从大局出发,自动把军队撤回到中国境内。据说,当时惊魂未定的尼赫鲁在听说中国军队撤军后,不敢相信自己的耳朵,连续三次问:“中国军队真的撤军了吗?”印度人对1962年的战争失败耿耿于怀,有些人甚至希望在中印边境重燃战火,以洗1962年战败之耻。印度学者安鲁邦认为, 1962年中国军队获胜纯属偶然, 中印如果再战, 印度一定会取胜。
二、印度把西藏从中国分裂出去的野心
西藏地理位置极其重要,是中国西南地区边防的天然屏障,一旦西藏被他国控制,将对中国的内陆防御产生巨大的影响。 西藏是中国领土的一个部分。印度想在西藏问题上做文章由来已久, 一直希望西藏能从中国分裂出去,并成为其势力范围。 自1953年占领中国西藏察隅地区以来,印度对西藏的动作不断,并在国际上积极公开支持西藏从中国分裂出去的各种阴谋。
《今日印度》居然在最近一期杂志的封面上, 把西藏和台湾从中国地图上划出去。
洞朗县是西藏自治区喀则市亚东县的一部分,面积有100多平方公里。洞朗地区虽小,但它是印度想把西藏从中国分裂出去的“百年大计”之一。印度想把西藏从中国分裂出去的野心, 可以说是“司马昭之心,众人皆知”。
三、印巴克什米尔之争
讲到中印边界冲突,不能不谈印度与巴基斯坦的纷争,如果要谈到印巴之争,又不得不谈到克什米尔地区。当时印度和巴基斯坦从英国殖民地获得独立的时候,信仰印度教的地区被划分为印度,信仰伊斯兰教的地区被划分为巴基斯坦。 克什米尔地区位于印度和巴基斯坦之间,部分由印度控制,部分由巴基斯坦控制,双方为了获得克什米尔地区的管辖权一直冲突不断,不多次在克什米尔地区爆发战争。
巴基斯坦自建国以后,中国给巴基斯坦很多无私的援助,包括铁路的援建,机场的援建,以及为巴基斯坦提供必要的军事援助。印度对此看在眼里,恨在心上,因为印度认为巴基斯坦一直能够与之抗衡的原因是因为中国对巴基斯坦的援助。 所以,印度在中印边界挑起事端用以表达印度对中国支持巴基斯坦的不满。
原创稿件,未获许可不得转载,切勿侵权。